今年以來,海外鈦白粉巨頭紛紛提高售價。由于國外廠商已實現全球市場的基本壟斷,業內人士指出,國產鈦白粉出口國際市場仍無明顯價格優勢,對國內廠商亦無實質性的利好。要應對國際競爭,真正匹敵海外巨頭,應著重提高生產技術、產品質量、品牌和生產規模等。
海外鈦白粉巨頭德國康諾斯宣布自6月1日起,上調鈦白粉產品價格。無獨有偶,今年,美國杜邦、美國享茲曼、科斯特、日本石原等海外巨頭均有過一次提價行為,幅度在10%左右,合每噸250至300美元。
國外鈦白粉市場主要為高端產品的需求。凡宇資訊網鈦產品分析師夏照濤向大智慧表示,雖然海外巨頭提高價格,但國產鈦白粉對外出口,由于缺乏高端產品的核心技術,鈦白粉質量仍將導致產品國際市場競爭力不足。
安迅思化工鈦白粉分析師于曉輝指出,由于鈦白粉使用產品的穩定性需要,所以并不能因價格低,而輕易的更換,否則產品性能將受影響,甚至出現不能使用。鈦白粉兩個重要指標分散度、白度等決定了鈦白粉的品質。
國外鈦白粉提價,只是“虛長”。海外廠商雖然對外宣稱價格上調,但貿易商和客戶實際拿價仍為調價前價格,有的甚至出現微落。國外鈦白粉行業“日子也不好過”。一位國外的業內人士感嘆,鈦白粉巨頭不斷宣布提價,由于行情低迷,無疑是想向市場傳遞一種信號,“我們不能再跌了”。
世界鈦白粉行業集中度較高,目前全球鈦白粉產能約700萬噸,美國杜邦、科斯特、美國特諾、美國享茲曼、德國康諾斯、芬蘭凱米拉、日本石原等前七大生產商的產能占全球總產能近70%,產地主要集中在北美傳統的鈦白粉主要消費市場。
作為全球鈦白粉行業的領導者,這些大公司在較大程度上主導著全球包括中國市場的鈦白粉供給、價格和發展。同時也壟斷著全球市場,我國目前僅四川龍蟒鈦業股份有限公司,形成年20萬噸金紅石型鈦白粉的產能,產量已連續兩年國內行業排名第一,稍具備與海外巨頭抗衡的能力。其他小企業根本無法插足國際市場。
雖然海外鈦白粉行業巨頭漲價,近兩日帶動了國內A股市場鈦白粉相關公司一波上漲攻勢。但業內人士表示,從長遠看,股價表現會趨于理性。夏照濤向大智慧記者表示,我國鈦白技術不升級,產品品質不提升,企業集中度低,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不僅無法分享高端市場,還可能遭遇更為嚴峻的形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