東盟7國擬建立橡膠交易平臺,也得到亞洲金融中心之一新加坡的加入。東盟橡膠交易平臺的成立,將有助于產膠國管理橡膠價格,但橡膠交易平臺獲得全球橡膠市場定價權的可能性又有多少呢?
從價格指導意義來說,該平臺由橡膠主產國創建的。無論從交易規則、交割制度還是市場運作等橡膠價格都會傾向于天然橡膠主產國、上游生產商的利益。但價格的合理與否,是由用膠國的認同和成交量來體現的。
從供需雙方力量來看,供應方是以7國為首的天然橡膠主產國,需求方則是中國、美國、日本、歐元區、印度及全球其他用膠國和地區。天然橡膠價格走勢是依據供需關系及其變化趨勢而波動的。該平臺只限于現貨交易,成交價格僅僅當時的供需關系,對于中遠期交易或期貨交易影響不大。就目前看來,天然橡膠過剩,需求關系微弱,該平臺對產膠國利益影響不大。
從成交規模來看,現貨平臺交易者為天然橡膠生產商、現貨貿易商、產膠國出口商、用膠國進口商、輪胎制造商、輪胎貿易商、汽車制造商等產業鏈買賣力量,如果沒有投資資金介入,其成交規模和沉淀資金規模都很小,遠遠不如期貨交易市場。新加坡的加入,可能對交易規模的拓展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。該平臺成交價格對全球天然橡膠市場影響力不大,對現貨價格只起到一個參考作用。若該平臺價格與現貨價格或期貨價格差距很大,促使價差趨于合理性。
綜上所述,產膠國通過聯盟能否經受住時間和市場的考驗,來提高自身利益,還有待觀察。但聯盟對全球橡膠價格走勢影響或許較為有限,獲得全球橡膠市場定價權的可能性較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