根據統計數據保守估算,上海市每年產生廢舊卡車輪胎至少720萬條,且卡車較為集中地隸屬于若干大型企業,僅上海港就有常駐集裝箱卡車約8萬~10萬輛,每年產生近200萬條廢舊輪胎。幾家大型物流公司也擁有數千輛卡車,每年產生的廢舊輪胎數量可觀。中國橡膠工業協會廢橡膠綜合利用分會專家組成員、同濟大學博士胡厚寶建議成立輪胎翻新平臺,促進廢舊輪胎循環利用。
胡厚寶表示:上海開展廢舊輪胎循環利用意義重大,既能夠有效解決城市管理問題,又能探索出一條高價值利用的路徑,在全國起到示范作用。為進一步促進廢舊輪胎的循環利用,可以考慮由輪胎生產企業、銷售企業、行業協會等多家主體,共同出資成立輪胎翻新平臺。
“平臺與客戶簽約,承諾一定年限、一定里程的輪胎質量保障,在承諾范圍內,提供從輪胎銷售到檢測、保養、翻新、回收的一系列服務,直至輪胎不能夠進行翻新后,由平臺負責把輪胎轉移至下一個環節,進行資源化與無害化處置,如用于生產再生膠、補充發電廠燃料和鋼廠原料。這樣一來,上下游一體化協同發展,廢舊輪胎全生命周期管理得以建立,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可以得到充分發揮,實現多方共贏。”胡厚寶說。
在這個過程中,對于銷售公司,輪胎公司的產品從一次銷售服務拓展為連續的銷售—保養—翻新服務,且通過規模效應降低了生產成本,公司收益進一步擴大。對于用戶,有平臺定期幫自己維護保養,提高了行駛的安全性,又降低了行駛成本,平均一輛卡車輪胎翻新一次可以節省4650元。
同時,對于社會環境,相比新制造一條新輪胎,翻新一條輪胎可節省大量資源,包括天然膠,CO2排放,21%的水消耗。對于城市產業,輪胎翻新可以成為城市GDP新的增長點,以初期預計實現每年100萬條穩定翻胎能力來計算,僅翻胎銷售一項業務,就可以達到每年6.5億銷售額。
通常來講,廢舊輪胎的循環利用可分為輪胎翻新、再生膠(粉)、熱裂解、熱能利用、原型利用等幾個渠道。其中,輪胎翻新是生態價值、經濟價值等綜合價值最高的利用方式。尤其是針對卡車輪胎,通過對輪胎胎面的翻新,二手卡車輪胎在性能上和新胎相差無幾。由于我國的輪胎可翻新率較低,難以實現規模化運作;上海海乃至全國的廢舊輪胎循環利用都普遍偏低,尤其是輪胎翻新產業不成氣候。
上海應當積極發揮本地廢舊輪胎市場大的優勢,以卡車廢舊輪胎翻新為抓手,通過翻新平臺,建立翻新標準,規范輪胎全生命周期管理,形成一個貫通新胎銷售—輪胎翻新—打磨膠粉銷售—翻新胎售賣的產業鏈,率先探索建立一條廢舊輪胎循環利用之路。嚴把標準關,做好源頭和翻新質量控制;以大型物流公司為抓手,引導其積極使用翻新輪胎;建立廢舊輪胎生態系統。